厚一学堂
官方电话(微信同号)
135-3339-6068
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资讯  >   艺考新闻  >  

关于2021年9月24日教育部颁发的关于艺考改革意见解读

作者:更高学堂 发布时间:2023-04-11 18:05:16 一键分享

关于2021年9月24日教育部颁发的关于艺考改革意见解读

一、前言

9月24日教育部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院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后,网上充斥着很多危言耸听且并不客观的声音,给艺术生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和焦虑。在这里大家必须要明确的是,教育部的每次改革举措,绝对不是为了让艺术生们的考学之路更加坎坷;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让艺术生的考学环境更加公平公正、考学目标更加清晰明了,就业环境更加明朗,使艺术类考生的综合素质充分提高。这是国家重视培养艺术专业人才的体现,对艺术生来说,将迎来最好的考学时代。

图片

二、改革整体目标

《意见》中原文:2021年开始推进相关改革工作,到2024年,基本建立以统一高考为基础、省级专业考试为主体,依据高考文化成绩、专业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制度,基本形成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艺术人才选拔评价体系。

分析:很多学生和家长一看到“基本建立统一高考为基础,省级专业考试为主体这句话,就会觉得校考岌岌可危,可能要取消了。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首先美术类的改革19、20年就已经大致改革完成了,基本符合当下最新政策,2021年所剩下的48所独立招生院校已经是改革后的数量。并且在《意见》的具体举措中特别提到:“对于少数专业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较高的艺术院校,对考生艺术天赋、专业技能或基本功有较高要求的高水平艺术类专业,可按程序申请在省级统考基础上组织校考。”这句话指向的就是具有独立招生能力的高校。这里先给学生和家长打消这个疑虑、我们接着往下分析。


三、政策改革的基本原则

想要看懂政策看懂它的具体举措,首先我们要看清楚这些政策和举措的目的是什么。

《意见》原文:坚持育人为本,坚持正确育人导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五育”并举,增强文化自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高选拔质量,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高素质艺术人才的需要,深化考试内容改革,改进考试方式,完善评价标准,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分类指导,引导高校立足学科专业特点和培养定位,突出办学特色,完善人才选拔模式,推进不同专业分类考试。确保公平公正,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强化全程监督,保障考试招生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

从基本原则中我们得出本次改革意见的核心目的就是四个大点用十六个字概况:育人成才提升质量精准选拔确保公正


四、核心目的所对应的政策解读


1. 育人成才

从具体举措中的第一大点提到的两个小点:明晰人才选拔培养定位,优化艺术学科专业布局。可以看出,教育部这个举措要解决的艺术专业人才从培养到考学再到就业的全程问题。

第一点,明晰人才选拔培养定位,其目的是:区分联考录取院校和校考录取院校的人才培养目的

原文:“推进高校艺术类专业内涵发展,培养具有扎实文化素质和专业基础的人才”

高校艺术类专业指的是大部分承认联考的综合性院校的艺术专业,这类院校多注重培养综合型人才,满足大部分艺术考生基础性的升学需求。对文化、专业的要求接近是对半分,更注重考生的综合能力。

②原文:“推进高水平艺术院校艺术类专业培养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突出专业能力的拔尖艺术人才”

高水平艺术院校艺术类专业在美术中对应的就是九大美院为首的48所独立院校,这类院校主要是培养拔尖人才,

也就是美术高校中的金字塔尖人才,对专业能力和文化底蕴的要求更高。

两者之间的区别,其实就是达标人才和高质人才的区别。从考学选择源头上告诉美术生如何选择,以自己的考学需求做规划。

第二点,优化艺术学科布局,其目的是:解决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对口问题,就是说解决艺术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满足文化事业和产业的人才需求。不合适社会需求的专业就不要招生了,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可以调整再开一些扩招一些,开设的专业既要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也要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


2. 精准选拔

在实现精准选拔的这个目的上,教育部主要进行:大力推行分类考试、严控校考范围和规模两个举措。

大力推行分类考试,《意见》的原文“艺术专业能力考试包括省级统考和高校校考,根据不同艺术专业人才选拔培养要求实行分类考试”,也就是说分类考试范围涉及联考校考。分类考试的具体参考标准尚未公布,但我们可以根据近年校考上的分类模式进行推测,目前常见的分类是理论类、造型类、设计类、书法类、国画类,如果分类考试要从联考开始,那么以后我们美术生也许就是从联考开始分类了,在此大胆推测,以后的联考将会是“3+x”的模式,“3”就是基础老三门“素描、色彩、速写”外,“X”就是分类考试增加的科目,也就是说设计类考生也许会再考一门设计基础,国画类考生会再考一门国画基础,这对美术生的训练前置化和对美术生目标提前规划,提供了更好的催化剂。

②严控校考范围和规模:

建立健全校考高校的专业准入和退出制度、推行联考初选或线上初试+线下复试的校考模式

严控校考范围和规模的举措绝对不是为了削弱校考,而是让校考院校的考学、录取、办学环境更加地良性循环。建立健全校考高校的专业准入和退出制度,说直白一点就是,院校才能开设校考需要有门槛、有资格,如果资格不足或者是违规招生的院校则取消校考招生资格,这一举措将会从源头上保障美术生校考院校的质量。美术类的校考院校改革在2019、2020年也已经基本完成,2021年中,可以设立单招单考资格的院校为48所。

推行联考初选或线上初试+线下复试模式,校考初选或初试+复试的校考模式将成主流,在2021年中,清华美院采用超高联考分数作为初选线,川美西美湖美广美等也设置了联考初选线;中国美院、中央美院、天津美院已采用了初试+复试的校考模式,这一举措对于校考的分流产生了很大的便利。考生可以通过初选、初试来去确定自己最终复试,大大提高了考生考前训练的精准度,复试过线率也将会提高。而院校设置初试考题一般只有一门,也就是说在初试考试前,考生可以集中火力冲刺初试,如取得初试合格证,再去充分准备复试。如初试未过,考生则可以调转枪头,去攻克其他院校或是否要提前返校学习文化课。从源头上大大减少了考生的考学压力,在制度上让考生的考学时间更加科学化、精准化。


3. 提升质量

在提升质量这个核心目的中,主要的举措是:提升联考水平和质量,推行考评分离模式、完善招生录取机制(使用联考成绩升学,文化分数占比不得低于50% 、探索建立破格录取机制。

①不断提升省级统考水平和质量,考评分离模式。也就是说,以前的省联考都是由本省招生考试院出题,由本省招生考试院改评,也就是本省考评一体的模式。这一模式有什么弊端呢,出题的人改卷的话往往会有固定的风格喜好,这也就是为什么各省联考会有一定的省份风格区别的原因。考评分离模式,意思就是说出题方和评卷方不再是同一方。从《意见》中的健全考评人员遴选机制举措来看,“推进建立艺术类考评人员信息库,逐步实现各省(区、市)和高校共建”,也就是说,以后联考的改卷人员是从“艺术类考评人员信息库”里组织产出,其中极大可能由包括美院、艺术学院、独立招生院校以及省招生考试院人员共同批改。这对美术生以为着什么呢?意味着单纯套路化冲刺联考或背诵考题式的应试考试方式不再行得通。并且联考校考风格之分会逐渐淡化,最终只有一个风格,那就是好的画面。

②完善招生录取机制

原文:使用升级统考成绩作为专业考试成绩的艺术类专业,高考文化分数所占比例不得低于50%,对于以联考作为考学录取选择的同学来说,将会逐步提高文化成绩要求,联考录取难度增加,从源头上加强生源的综合质量,是本次意见的核心目的。而校考中,原文为:“鼓励校考高校结合专业培养要求,加强考生文化综合素质考查,进一步提高考生文化课成绩的录取要求”。其中的区别为描述联考时用了“不得低于”的绝对性字眼,而描述校考为“鼓励”、“加强”等开放性字眼,也就是说联考录取文化分必定提高,而校考录取的文化分比例整体上需要有提高,但是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调整。

③探索建立破格录取机制

原文:“对极少数省级统考和校考成绩均特别优异或在相关专业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课制定高考文化课成绩破格录取办法”,这一举措将能最大限度地筛选出,专业成绩极其优异的同学,降低他们的文化分数要求,真正解决这部分优异考生的升学需求。而本条政策释放的最大的一个信号就是,优异同学必须联校双优,单纯的联考和校考拆分学习的方式不再适用于新的考学形式,联校双优才是美术生通往高校的正确目标


4. 确保公正

原文第四大点一共用了5个举措来力保艺术生考试环境的公平公正,分别为落实高校主体责任、强化属地监管责任、完善多级监督制约机制、强化招生信息公开、加大违规违纪查处力度。5大举措为艺术类专业考试改革的顺利执行保价护航,为改革扫清一切障碍,这将会使得联考校考的考评录三环节更加严格、更加公平公正,考试监督机制更加完善,这代表着教育部改革的决心。在此改革下,艺术生将迎来最好的考学时代!




此举措下,对美术生有哪些红利?我们应该怎么做


红利一:联考校考风格边界将逐步淡化,考生不用再纠结风格之分。


红利抓取方法:美术生需选择联校双优的画室。

联考校考风格边界逐渐淡化,以后没有什么联考校考风格之分,只有考试画面好与不好的差别。考生之后选择画室要以联校双优的画室为主,因为单纯联考做得好或者校考做得好的画室,会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联校双优的画室教学目的是真正让学生理解绘画逻辑,建立正确绘画意识,调动考生本身的最大潜力,从而做出优秀的画面。


红利二:考学目标更加精准,更利于考生提前规划。


红利抓取方法:提前参加系统化集训,为联校双优打好基础提前规划目标,适应分类考试原则

由于分流原则推行,考生想要抓住这个红利必须前置化规划和学习。因此提前参加系统化集训,比如寒暑假班、周末班等正规、系统的训练课程,提前接触考前美术,对自己的目标规划更有优势,为联校双优打好基础。


好处三:美术生文化提高,高中将提前加强对美术生文化课的培养


红利抓取方法:有效把握高中三年文化和专业的学习节奏,实现文化专业能力最大化

文化课要求提高,对美术生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如何利用高中三年学习好文化、专业,就要清楚两者的学习节奏,高一高二以文化为主,利用寒暑假到正规画室进行系统化训练;高三前期以专业学习为主,解决专业课考试需求,后期以文化冲刺为主,解决文化高考需求。所以形成宏观的学习节奏,是今后每个美术生都应该去做的事情。


好处四:美术生就业前景更加光明,考、学、用一体化。


红利抓取办法:提前了解社会发展对美术专业的需求,充分思考自己的就业出处

美术生应多关注社会发展对美术专业的需求咨讯,从需求端思考自己的价值所在。以此为标准规划自己的专业学习方向,使得目标规划更加清晰。而在此宏观的环境下,还未成为美术生但对美术专业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开始规划进入美术专业,厚一学堂拥有完整系统的从零起步课程,助你从零开始,直通美院。